“女摄影人眼中的脱贫故事”摄影展 “听她的故事”分享会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办

2020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七个扶贫日,也是第二十八个国际消除贫困日。由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主办,中国妇女杂志社、人民网图片频道协办的“女摄影人眼中的脱贫故事”摄影展“听她的故事”分享会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举办。邀请展览图片中的主人公和女拍摄人代表分享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前光,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馆长蔡淑敏等出席。

蔡淑敏指出,此次摄影展展出的巾帼脱贫故事,展示了我国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彰显了中国妇女在消除贫困中发挥的“半边天”作用。女摄影家们拿起相机,走进贫困地区,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用镜头见证历史,记录下一张张洋溢着幸福和喜悦的笑脸。这些故事承载着中国妇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和干劲,极大地鼓舞广大妇女全力参与脱贫攻坚伟大事业。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吕静波介绍了本次展览有关情况。来自四川省雅安市、河北省张家口市、黑龙江省尚志市、北京市门头沟区的图片故事中的主人公代表,讲述了在脱贫攻坚中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我们作为脱贫攻坚这一历史任务的参与者、奋斗者、见证者,在做一件值得付出、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女摄影人代表,分享了拍摄过程和心得体会,她们表示从脱贫攻坚女性带头人的身上汲取的精神力量,将鼓舞自己用镜头继续记录脱贫攻坚中的伟大事业,记录中国妇女的动人事迹。

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前光向女摄影家赠送画册。

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馆长蔡淑敏向脱贫致富领头人赠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家庭教育的图书。

全国妇联组织部、宣传部、发展部,中国女检察官协会、中国女画家协会、欧美同学会妇女委员会、中国人才研究会妇女人才专业委员会、中国旅游协会妇女旅游委员会、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女规划师委员会等单位代表,图片中的主人公、拍摄者以及新闻媒体记者等50余人参加活动。分享会由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曾祝、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刘滨分阶段主持。

故事分享

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宝峰彝族乡杏家村驻村第一书记何文芳(乌各布吉嫫):我是生长在大凉山的彝族孩子,2006年大学毕业后,我就来到了雅安市荥经县工作。2018年5月组织选派我担任“第一书记”时,我的第二个孩子刚满1岁零10个月,由于我的丈夫在西昌经商,长年不在家,我只得从老家请来父亲帮我守家看孩子,家庭实际困难还是很大的。我克服了来自家庭的重重困难,全身心投入到了整个杏家村的工作中。到村后,我走村串户、火塘“摆夜话”,制发联系卡,不到一个月时间,遍访村里所有的农户。全面掌握了杏家村产业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较差,群众思想观念滞后,自信心不足的现状。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向乡党委汇报,积极与村两委商议,耐心征求群众意见,制定了抓好基层战斗堡垒建设,拓宽乡村公路、增加茶山便道、加强水电配套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大力引进高山有机茶发展特色产业,依托“四好”创建转变村中风气、紧抓“农民夜校”教育培训、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和致富能力的帮扶措施。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毛晓初:经过荥经县相关部门的推荐,我认识了荥经县宝峰彝族乡杏家村“第一书记”何文芳。见面后我们没急着去拍摄,而是面对面聊家常、聊工作、聊脱贫攻坚、聊工作与家庭的关系等等。通过深入的交流、我找到了对她的拍摄思路:就是一个彝族女干部对祖国、对人民的情怀,对脱贫攻坚这场战役的认识和责任。这种情怀和责任来自她外婆、一个彝族老共产党员对她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来自一位女性、一位母亲对家人和儿女的眷恋。她把这份情谊转换在了自己的脱贫攻坚工作中,转换成了自己作为“第一书记”的责任,转换成了自己对杏家村村民的日常。为拍摄她的工作镜头,我冒着洪水橙色预警天气进山、遭遇车祸后、仍开着烂车到了杏家村进行拍摄,拍到了雨中何文芳协助村民过桥的镜头。

河北张家口沽源县闪电河乡黑山嘴村驻村第一书记王会敏:我所帮扶的黑山嘴村位于张家口市沽源县,地处河北坝上最北部,与内蒙古交界,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黑山嘴村是深度贫困县的深度贫困村。走在村里街道上,看到的是摇摇欲坠的土坯房、破旧不堪的土院墙、坑坑洼洼的入户路、满大街的牲畜粪便。驻村两年多来,我和我的队员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把环境变美。我们千方百计争取省、市、县各级帮扶资金2000余万元,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二是把产业做强。立足黑山嘴村有草原、有湿地,夏天气候凉爽、平均气温17.9度,旅游资源丰富的实际,我们引入社会资金6000余万元按照4A级标准打造集观光、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草原神画生态旅游项目。三是把班子建好。我们协助搞好换届选举,配齐配强两委班子成员。同时,建立健全村民代表会、村监会、妇委会、红白理事会等规章制度,制定实施村规民约,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有效提升村务治理水平。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北女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张家口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赵占南:几年来,我跟踪拍摄了近百位张家口的扶贫干部。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河北省深度贫困村——张家口市沽源县闪电河乡黑山嘴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王会敏。在跟拍王会敏时,时时被她雷厉风行的作风、朴实无华的人品所感动。一个常年在省城工作的女同志,离开家人,来到偏远的贫困村,挤在一间办公与住宿混用的小房间里。坝上的冬天十分寒冷,气温时常在零下40度,做饭用的水冻成大冰块,不能开火,可她一住就是三年。父亲去世,她没能尽孝;女儿高考,她不能陪伴。在人生的重要时刻,她选择把大爱留给了黑山嘴村的乡亲们,全心全意地投身到党的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如今的黑山嘴村,村子变美了,环境变好了,村民收入增加了。我镜头中的她,坚毅勇敢,谦逊低调,心灵纯净,富有牺牲精神。

黑龙江省尚志市黑龙宫镇永久村驻村第一书记汪国杰:2017年6月,组织上安排我到黑龙宫镇担任驻村扶贫工作,任永久村驻村第一书记。第一次下乡,到永久村时,看到村里的状况特别是看到贫困户家的状况,我的心痛了。这完全颠覆我下乡之前的想法。同时我也深深地感觉自身压力增大,身上的担子沉重。我知道,把扶贫工作做好,就得真正为百姓做实事,办实事,把百姓当家人,把自己当村里人,这样百姓才能信服。就这样我穿梭于大街小巷,走家串户开始了我的驻村生活。虽然为村民陆续做了些小事,比如帮助村民看病、解决家庭纠纷等,可村里的百姓是善良的,真诚的,他们也愿意和我说话了,家里有什么大事小情的,有什么难事也找我唠唠,把我这个外来人当成自家人,我也渐渐地融入这个大家庭里了。现在的村里扩建了村部、安装了路灯,有了文化广场,栽上了绿化树,吃上自来水,村里的村容村貌变了,村风好了。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人大信访办主任刘博欣:拍摄那天,汪国杰她们拉着我,一屯儿一家的拍。一路上,她如数家珍的介绍每一家的情况,那种开心感动着我,让我难忘、心疼的那个瞬间,我至今都忘不了。我问她:你当了女驻村干部,是不是就顾不上自己家里人了?她停顿了一下,说,姐啊,你给我打电话说要来的时候,正好是我母亲烧五七,然后,就是眼泪。女驻村干部也是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她们的父母也年迈生病,需要她们服侍;她们家人的生活,也等着她们做饭、团聚;她们肚子疼的时候,也想喝杯热水,多在床上躺一会……可是接受了驻村工作,却成了村儿里的“活雷锋”、帮扶工作的“干将”。从驻村那一刻,她们把困难户装在心,以党员的人格魅力、以女性的慈母胸怀,温暖贫困户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点燃他们幸福生活的火种。最美的人,是我们摄影人镜头中最美的模特,为时代造像,是我们摄影人的天职,我愿用我手中的镜头,说好脱贫故事。

北京布韵传奇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门头沟京绣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王惠芳:看到家乡的姐妹们仍然处于贫困之中,因家乡产业结构调整后,留守妇女们就业无门,除照顾老人孩子就是围着麻将桌消磨时光。我觉得肩上多了一份责任和信念:想办法带领乡亲们脱贫。为了带动家乡的贫困姐妹增收,在家乡斋堂、清水、门城地区,成立了三个巧娘工作室。我反复琢磨,最后想到了手工编织和手工刺绣。一来自己有这方面的爱好,二来家乡有很多姐妹很多有手工制作基础,最重要的是不出家门就能干。2012年,在清水镇成立了“彩艺星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13年又成立了北京布韵传奇手工编织合作社。根据市场变化需求,我不断研发新产品,产品种类越来越多,涉及手工编织、手工刺绣、丝绫堆绣、手工串珠、传统剪纸等多种民间手工艺,并以做工精细,配色华丽,形象逼真、灵动可爱、设计巧妙等特点赢得了市场。多年的诚信赢得了社会赞誉,被北京市妇联认定为北京巧娘手工艺研发基地,荣获北京市扶贫协会扶贫协作奖和爱心奉献奖、全国妇联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考委员会委员李宁:第一次见到惠芳大姐,我就被她的故事所吸引,深深为她的“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所感动。一对农民夫妻的行动,改变了一群人的命运。她们夫妻二人放弃自己已开创十多年的事业,抵押房产贷款回乡重新创业,就为了家乡那些走不出家门的贫困妇女。刺绣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长河中一朵绚烂的浪花,惠芳大姐让这朵浪花,盛开在了山区众多贫困妇女的家中,成了她们脱贫增收居家就业的好帮手,姐妹们靠自己的巧手居家就能为家庭带来收入,实现脱贫。十几年的奔波与付出,俩人的身体都出了问题,每天吃一把的药,但在带动贫困妇女脱贫之路上她俩依然没有停下脚步,并把她们的经验和技艺推广到了河北、内蒙等多个地方,帮助更多的贫困妇女早日走出贫困。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女摄影家协会会员陈懿:每个人都是一个悠长的故事,而作为一个摄影师,能做的就是用镜头,将大山深处这些质朴人们的故事记录下来,让更多大山外的人们触碰他们淳朴的灵魂。同为女性,我对彝族妇女的生活格外关注。我在拍摄过程中,认识了很多彝族的妇女,这些看似柔弱的布拖女儿,为了崭新的未来生活,也投身到了新家园建设的工作中。白天,她们是平凡的家庭妇女,操持家务,料理农活,照顾老幼。同时,她们忙碌的身影也穿梭在脱贫攻坚的施工现场。她们和工地上的汉子们一起搬搬扛扛,从未叫过苦累。因为能给新家建设帮上忙,她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到了新居落成,分配新家的那一天,她们的笑容更是让我的相机从未放下过,让我尤为记忆深刻的是我那天拍到的一个布拖阿婆,对着手里象征新生活的纸张露出苦尽甘来一般欣慰的笑脸。布拖曾经是个偏远孤僻的地方,如今,在脱贫攻坚工作的努力下,布拖县城焕然一新,新修的布拖公路宽阔漂亮,通向大山之外,欢迎山外的来客。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理事、丹东女摄影家协会主席王娟:我用镜头记录下贫困妇女创业扶贫的动人故事,也捕捉了一些贫困地区发展变化的感人瞬间。我拍摄的张春凤,她不仅自己创业,搞食用菌种植,在丹东地区把食用菌企业经营得风生水起。而且她特别有思想境界,用她的技术和热情,帮带食用菌种植户脱贫致富,发展乡村经济。现在,她推广带动了周边乡镇2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家庭农场,200多户种植户,发展食用菌种植基地5000余亩,直接和间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500余人,户均年增收近万元。她还为农民举办技术培训班,热心公益事业奉献爱心。可以说,她已成长为新时代新农村的科技人才。

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宁夏摄影家协会会员李雪:由于吃水难、行路难等自然生存条件,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兴隆乡、马高庄乡的1085户4780名村民在政府的帮助下,移居至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从此摆脱了山区“靠天吃饭”的困境。2016年,紧挨同利村建设了“扶贫纺织车间”,为村内留守妇女们提供了就业的机会,至此,从旱塬走出来的妇女们由农民变成了工人,从“田间地头”转身为“纺织能手”。因为车间就在村旁,每天在种田做饭、照顾老人孩子的同时还能赚钱养家,实现了她们新的自我价值,生活有了新的希望,人生也有了新的目标。她们都有着自己的奋斗目标,而这样的奋斗一定与幸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