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篦  战国 长7、宽7、厚1.8厘米 
  古人崇尚礼仪,尤重仪容装饰,其中梳理头发的工具被称作“栉”,即梳和篦的总称。梳为齿距梳松者,篦为齿距密集者。梳篦历史悠久,起源至少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如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26号墓中曾出土一件镂雕旋纹象牙梳,是史前梳子中的精品。 
 
 
 镂雕旋纹象牙梳  新石器时代 长16.2、宽6.1~8厘米 
  梳篦的形制,从史前至春秋时期多为竖长条形,战国至南北朝时期多为马蹄形,隋唐时期逐渐演变为横宽样式,唐代以后,多为横向半月形,明代中叶以后演变为横长条形。其材质多样,以竹木质最为常见,也有骨角、玉石、金属等,除用于梳发外,也有固发、装饰之用。 
 
 馆藏木篦线图 
  此件木篦背厚齿薄,正面呈上圆下方的马蹄形,下端梳齿细密,共有齿70余根,虽未施漆绘,但做工精细,轻巧秀丽,古朴典雅,是战国时期木篦的典型形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