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馆概览
新闻快讯
临展介绍
馆藏荟萃
展馆介绍
建设历程
社教活动
视频点播
服务指南
新闻快讯 |  

由技入道 青蓝相承——中国艺院中国雕塑院雕塑展开幕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 来源: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协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作为支持单位的“由技入道 青蓝相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青年雕塑家联展”于2011年8月22日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隆重开幕。

中国雕塑院自2007年成立以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领导下,尊重传统、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在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宝贵财富、广泛吸取世界先进文化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中国雕塑院的顾问和特聘雕塑家由一批德高望重的资深艺术家、理论家和一批卓有成就、年富力强的中年雕塑家组成。2010年中国雕塑院在中国艺术研究院领导和前辈艺术家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旨在发挥广大青年雕塑家的积极作用,承前启后、薪火相传,为雕塑事业的发展增添新生力量。正如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为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所题写的“青年雕塑家是中国雕塑的未来”。

 中国艺术研究院系列展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青年雕塑家联展,是“2011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家系列展”的第三个展览。此次展览集合了中国雕塑院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的青年雕塑家们数年来探索和创新之作。中国雕塑院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的鲍海宁、张伟、李烜峰、郅敏、李继飞、孙龙本、张崴、屈峰、刘松、李一夫、陈健、任艳明、陈钢、魏二强、王伟、张松涛、耿延民、邓柯、李遂、马文甲、景晓雷等二十一位青年艺术家展示了自己最优秀的作品,为我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的艺术盛宴。正如中国雕塑院院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先生所指出的:“这次展览相对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当代雕塑界具有代表性的青年雕塑家创作的成果。从具象、意象、抽象的表现,可以看到青年雕塑家们在学习西方写实传统,继承中国写意精神和吸收二十世纪视觉艺术革命成果方面所迈出的步伐,反映了在新的文化语境下,一代青年艺术家对产生于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地域文化的理解,并以独特的感悟吸取其中有益的成分,滋养自己的艺术。这是人类文化生生不息的基础,是人文日新的标志。”

 参加本次展览的中国雕塑院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的年轻艺术家们有着开阔的艺术视野、丰富的创作思路和蓬勃的生命激情。他们凭借艰苦的工作和自身的艺术才华,在各自的领域建立了认识和表达世界的方式。鲍海宁、王伟、邓柯、李遂坚持以写实手法表达雕塑的永恒,作品充满纯净、质朴之美。张伟、郅敏、张崴、张松涛则回归到中国古典艺术精神之中,通过高超的技艺,创造出庄严、崇高的仪式感,表达了超越世俗生活的精神信仰。李烜峰、孙龙本、刘松、任艳明着力创造写意雕塑新意境,在意趣和意象之间塑造充满灵动的造型空间。李继飞、李一夫、耿延民、陈健、马文甲通过对现实的真切表达,创造了真正的人性的光辉。屈峰、陈钢、魏二强、景晓雷则从理 性角度看待自然和当今社会,作品沉静、庄重、典雅。这二十一位中国当代优秀的青年雕塑家依据内心,探索出“和而不同”的艺术道路。

 本次展览的另一大亮点是青年雕塑家在当代雕塑创作中对材料的拓展。他们将不同的物质材料中蕴含的文化性展示了出来,体现了中国人独有的自然观和物质观,具有高度的学术性。郅敏、张崴运用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陶瓷材料作为艺术思想的载体,他们在不断体会“敬畏天道、景仰自然”的艺术精神的过程中建立起崇高的艺术品格。李烜峰、王伟在金属铸造方面有着独到探索,不断体会蕴含在物质中的“天人合一”的理念。屈峰、陈钢、马文甲的木雕艺术朴拙有趣,用传统的方式挖掘内心体验。张松涛、景晓雷在综合材料运用领域颇有心得,拓展了当代雕塑的表现力。

 本次参展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的青年才俊们所展示的优秀作品,反映了中国当代雕塑事业的“青蓝相承”,体现了雕塑艺术的心手合一,在继承技艺的同时将艺术理想代代相传而生生不息,最终达到“由技入道”的崇高境地。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所倡导的浓厚的学术氛围中,青年雕塑家们一定能够为这个伟大的时代不断奉献出优秀的作品。

鲍海宁 《升华的征程》 100x150x45cm  青铜  1995年
 

张伟 《一座大山》 229x178x204cm  综合材料  2006年
 

李烜峰 《和谐之舞》 135x30x70cm  树脂  2007年
 

郅敏 《双生系列——出水的龙马》  78x76x55cm  青铜  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