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馆概览
新闻快讯
临展介绍
馆藏荟萃
展馆介绍
建设历程
社教活动
视频点播
服务指南
新闻快讯 |  

中宣部举行“扎根文博一线 传承文明薪火”中外记者见面会
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 来源:国新网

中共中央宣传部于2021年9月24日(星期五)下午3时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请文物博物馆领域党员代表围绕“扎根文博一线传承文明薪火”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文字实录


邢慧娜(栾海军摄)


中宣部对外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外记者见面会。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我们的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爱上文博,越来越多的公众走进博物馆,也彰显了我们全社会对这份财富的珍视。今天的见面会邀请到五位文博领域优秀党员代表,请他们围绕扎根文博一线、传承文明薪火的主题和大家交流,我先介绍一下他们。他们是:浙江省南湖革命纪念馆讲解员袁晶女士,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先生,陕西省西安市文物稽查队队长杨宏刚先生,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女子考古队队长燕妮女士,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王元林先生。


首先,请五位代表逐一做自我介绍。



袁晶(徐想摄)


浙江省南湖革命纪念馆讲解员袁晶:


主持人好,现场的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好!我叫袁晶,是一名来自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的文博工作者,长期在一线从事革命文物解说工作。


说起浙江嘉兴,大家一定会把一艘小船与这座城市联系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曾把这艘小船亲切地称为“党的母亲船”。我的日常工作就是在红船旁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讲述红船故事,传播红船精神。


从业至今,我做了一个统计,在面积不大的南湖,行程3000多公里,为群众讲述党史1000余次,也为10多万名党员干部解读红船精神。曾经有人问我,每天一遍又一遍重复一个故事,不枯燥吗?我个人觉得,能在这样一个神圣而光荣的岗位上工作,足以让我无比自豪。时光如梭,这一干就是近20年。通过我的讲述,让全国各地的观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伟大建党精神,感悟红船精神,感悟什么是初心和使命。通过我的讲述,也让广大青少年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与恢弘的历史相比,一个人的生命尺度是有限的,但是在有限的年华中完成一件有重要意义的事,就能让自己的人生焕发闪光。我想,这也是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文博工作者和基层党员的初心。谢谢。


方勤(徐想摄)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下午好!我叫方勤,来自湖北省博物馆,是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一名文博工作者。我的家乡有个美丽的文化遗产叫盘龙城,这是长江灿烂文明的代表。受其影响,我大学学的是考古专业,今年我刚好毕业三十年。这三十年来,我一直在文物博物馆这个领域工作,我也非常享受这个领域给我带来的收获和喜悦。


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我作为馆长,和我的75名同仁一起,在博物馆馆区封闭值守80余天,确保了文物的安全,并于当年6月14日恢复对外开放。2018年,我们湖北省博物馆还承担了中印元首外交的文化客厅。当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在博物馆领域,我们提出“博物馆+”,就是加文创、加旅游、加教育,总之就是把博物馆热融进当代的生活。


在考古领域,我们正在实施“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这一重大研究项目。我们博物馆和考古工作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我身处这个好的时代,我个人,包括文博人,倍加珍惜,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进,做出我们文博人的担当和使命。谢谢大家。


杨宏刚(徐想摄)


陕西省西安市文物稽查队队长杨宏刚: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陕西省西安市文物稽查队的杨宏刚。我今年已经60岁了,算起来我从事文物保护工作已经40余年了。这40年来,我带领我们稽查队员先后查办文物行政违法案件510余起,协助公安机关破获文物刑事案件56起,追缴文物19930件(组),配合相关部门拆除文物保护范围内的违法建筑5万余平方米。可以说,我的职业生涯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保护文物。


我作为文物稽查队的带头人,40年来,我用赤诚初心书写了对文物事业最忠诚的告白。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开创了文物、公安联合执法机制,实现了打击文物犯罪行为的“无缝对接”。我们也推创了秦晋豫文物执法协作片区联动,增加了对文物行政执法的工作,尤其对打击文物犯罪工作的协作和交流,拓展了符合文物发展工作的新思路。


我记得在2003年面对城市建设中的法人违法问题,我带领刚组建的稽查队员,通过大量的执法和宣传工作,推动建立了西安市基建工地文物勘探前置审批机制,使基本建设中的文物安全得到了有效保护。谢谢大家。


燕妮(徐想摄)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女子考古队队长燕妮:


感谢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我叫燕妮,是女子考古队的队长。高中时期,受到著名考古学家、科幻作家童恩正先生一本小说《古峡迷雾》的影响,我对考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时报考了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来到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以三峡考古工作为契机,重庆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我也成长为了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项目负责人。回想到2006年,当我真正进入田野考古一线时,才发现考古没有想象中的浪漫和刺激,更多的是一份探索中华文明辉煌过去、传承中华文明丰富内涵的责任。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个人的成长不仅是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文化自信逐步散发光辉的一个见证。


从业16年以来,我和我的同事们坚守在田野考古第一线,在一次次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完成了和古人的对话,也破解了一个又一个谜团,我自己实现了最初的梦想,也深深感受到自己担负的责任,我也愿意和我的同事们一起,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继续贡献自己的光和热,谢谢。


王元林(徐想摄)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王元林:


感谢主持人,大家好!我来自考古和文物保护一线,主要从事丝绸之路和中外文化交流考古学研究。1997年到甘肃省考古文物研究所参加工作,接受西北地区文物考古和文物保护专项训练和工作锻炼,2007年因为工作需要,进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至今,主要承担援外文物保护和联合考古任务,先后参加了肯尼亚、柬埔寨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这几年又参加了乌兹别克斯坦和尼泊尔文物古迹保护修复项目以及部分管理工作,和受援方、合作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理解。


近几年,作为一名一线人员,我深刻地感受到文物考古和文物保护领域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我们深受鼓舞,也深刻感受到这份工作的责任重大。今后,我要继续从事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东南亚文化考古研究工作。在工作上,积极提携和培养青年人才,继续做好现在我们承担的援外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继续为人文交往和行业发展贡献我们自己的专业力量,从而能够尽己所能,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谢谢。


邢慧娜


邢慧娜:


谢谢五位代表的介绍。五位代表从事的工作,对我们很多普通人来说,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所以,今天请他们到现场来和大家做一个充分的交流。现在大家可以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频道记者提问(栾海军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频道记者:


我的问题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敦煌莫高窟文物工作者们在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秉持的“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各位代表都是来自文博单位一线和基层单位,请问你们在工作中是如何理解和践行“莫高精神”的?谢谢。


方勤:


谢谢这位记者,我先回答你这个问题。“莫高精神”是一代一代敦煌人甘守大漠,乐于奉献,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的写照,是我们文博领域的一个丰碑,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从事文物考古工作,是从天门石家河遗址开始的。也就是那一年,120万平方米石家河遗址被确认,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我有幸参与和见证了这一时刻,也坚定了我从事文物考古工作的初心。坚守是我们博物馆工作和考古领域都需要的一种精神,这个坚守就是要甘于清贫、守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扛得住责任。比如说文化遗产传承,我们需要的就是润物细无声式的坚持。


对于博物馆而言,像我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看似再平常不过的保管、研究和宣传,这种职责和坚持也是“莫高精神”的生动写照。对于考古工作来说,有时一个遗址需要一个人十几年甚至一辈子的付出和探索,这也是“莫高精神”的直接体现。
当前文物博物馆事业高度发展,需要更多的人参与这个领域,秉承“莫高精神”,用心呵护文化遗产,用文化滋养社会。作为一个文博人,需要我们的付出,需要我们的担当,也需要我们一代一代文博人的坚守、传承和创新。谢谢。


燕妮:


我也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作为一线的考古人员,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我们的田野考古人员,就是“在故纸堆里找感动,在田野里书写青春”。我觉得“莫高精神”体现在我们考古这个行业里,就要把坚守在艰苦的田野第一线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主轴,把保持坚定的职业操守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一个标尺,坚持严谨的治学态度,以探究历史为己任,择一事、终一生。


具体到我自己而言,除了妻子和母亲两个角色以外,我还是女子考古队的队长。出于对考古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我抛弃了爱美的天性,也牺牲了不少和家人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从2006年开始,十余年如一日,每年短则六个月,多则十个月,在田野第一线,先后承担了30余项田野工作。从2012年起,我们开始承担了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地下文物抢救发掘工作。由于消落带的特殊性,我们不仅要跟酷暑和暴雨为伴,还要和不断上涨的江水作斗争。记得有一年,由于库区的提前蓄水,我们还有一座墓葬没有清理完,我们一边用沙袋构筑堤坝,一边抓紧工作,连续工作了10余小时,终于保障了出土文物和人员的安全。


辛苦的付出终有回报。在2018年和2021年,我们负责的忠县坪上遗址先后获得了重庆六大考古发现和重庆“十三五”期间十大考古发现。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女子考古队也荣获了“2020年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在荣誉的背后,是考古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谢谢。


杨宏刚:


我也说一下。我认为,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不容易了,我这辈子做的就是保护文物。我认为,首先是要有坚守。基层的文物工作十分艰辛,在巡查看护古遗址、古墓葬时,常常是田间地头、荒郊野外,有时候是交通不便利的地方,全靠我们的双腿走到、跑到。严寒高温,甚至在节假日,都是我们文物安全压力最大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坚守在一线,正所谓“他人团圆日,我辈守护时”,我们要耐得住艰辛和寂寞,必须坚守住。


其次,是要有担当。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安全是文物工作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我们在查处文物违法行为时,常常被拒之门外,消极对待,有时是暴力对抗,甚至诬蔑、威胁和殴打。面对此种困难和危险,我们作为执法者,要敢于挺身而上,敢于亮剑。


最后要有创新。新时代文物工作者有时候会有很多新的问题,单靠旧办法、老经验,有时候是解决不了的。我们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研究和思考,开创行之有效的新机制、新办法。我讲讲我们工作人员是怎么辛苦的,讲两个小故事。有一年,我们这里分来一个女大学生,刚来了以后,我们就跟她说,晚上要巡查,你别穿高跟鞋。她认为无所谓,她那天还没有穿尖底高跟鞋,穿了一双普通的高跟鞋,还穿了条白裤子。巡查过程中,她把脚崴了,白裤子变成了绿裤子。因为我们巡查的地方全是草丛、野地。还有一个故事,有一次我们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大家买的包子,还没有顾上吃,去了以后就先忙。等忙完了以后,我说赶快把包子吃了吧,大家都饿了。结果,把包子拿出来以后,包子全结冰了,成了冻包子了。我们还带着矿泉水,矿泉水也结冰了,也没办法喝了。当时我们有一个人就调侃说,什么是幸福?就是现在我们如果能够有一碗热面条、有一口热开水,我们就是最幸福的人了。谢谢大家。


袁晶:


刚才听了前面几位前辈的讲述,我个人感触还是挺深的。因为“莫高精神”是我们所有文物工作者值得学习的可贵精神品质。我作为一名青年文博工作者,认为要有择一业、成一事、终一生的精神,还要立足自己本职岗位,以保护、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自己的崇高责任。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作为一名来自革命类纪念馆的文物博物馆工作者,我觉得始终要走在学习和宣扬的前列,践行职业精神,争做一名专业的党史宣讲人,注重因人施讲,争做精神信仰的引领者。我们作为红船的守护人,今天也借此机会,向大家讲述我身边一代代“红船人”的故事。他们用生命守护着红船,也用真挚的情感讲述着红船故事。红船每年都要维修,一年一小修,两年一大修。每次维修的时候,我的同事都要将红船的零部件挨个检查一遍。大暑时节,他们在烈日的直晒下,要把红船的木板抹上桐油,有八道桐油,抹完一层晒干,再抹一层。这八道桐油,抹的时间就需要50天。夏天来临的时候,别人都希望能够下雨降温,他们就怕下雨耽误维修的时间。台风来临的时候,他们时刻守护在红船旁,根据风向和水位,不断拖转红船,调整到避风的位置。寒潮来袭,他们不惧刺骨冰冷的湖水,为红船清理积雪和冰霜。这些“红船人”也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我想这也是默默无闻地践行“莫高精神”的生动实践。谢谢。

 

王元林:


刚才四位同志都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谈了对“莫高精神”的一些体会和认识,我也感同身受。基于工作关系,我本人曾经在祖国西北地区的敦煌一带参加田野考古工作多年,对在艰苦环境下形成和发展的“莫高精神”深有体会。


我认为,这种行业精神,就是我们文物领域宝贵的行业风范。在国际合作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过程中,面对普遍较为艰苦的环境,面对涉外项目严格的管理要求,面对国际专家和相关组织的专业咨询,甚至面对不同合作方和受援方不同的管理制度和不同社会风俗,这种精神和援外先烈铸就的国际主义精神,自然就会成为我们坚守初心使命、坚持完成赴外任务的精神动力,进而养成我们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终身以之的良好职业品格。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两个例子。第一个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老一辈文物工作者,援助柬埔寨吴哥古迹文物保护工作,艰难起步。当时,缺水少电,再有在当时的遗产地,还埋有地雷,还没有完全排除干净,存在一定的风险。在极端湿热的环境下,生活在木板房驻地,克服种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我们援助柬埔寨第一批周萨神庙的修复工程,赢得了极好的口碑,为我们后续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有一个,这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援外文物保护和国际合作考古同样带来了严重的极端影响。去年初,困守在尼泊尔加德满都谷地的5名队员无法回国,但是他们表现得临危不惧,一方面保证了项目进度和质量,保证了队伍零感染,也护卫了人员和文物安全。另一方面,他们竭尽全力,想方设法购买、寄送防疫物资,积极支持国内抗疫合作,至今还有3名队员坚守在现场。我想,这些真实的案例,应当就是“莫高精神”最生动的体现。谢谢。


上游新闻记者提问(栾海军摄)


上游新闻记者:


之前坚持一线考古的人员绝大多数是男性,毕竟长年累月要在野外考古,而且考古挖土听上去是一个兼具体力和脑力的活。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女子考古队是西部第一支由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考古队,请燕妮队长讲述一下在考古工作中遇到了哪些难题?特别是作为女性,如何克服在野外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谢谢。


燕妮:


感谢你的提问。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女子考古队成立于2012年,是一支以女性专业力量为主体,涵盖了男性技工和保安人员,共同组成的一支综合性团队。我们目前一共有9名队员。其实,从国际和国内情况来看,女性从事考古工作并不鲜见,她们发挥了细致和感性的特点,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都作出了出色的成绩。而且从我院的专业结构来看,除了一线女性考古工作者比较少以外,我们在文物修复、科技考古、保护规划设计方面,都有一大批优秀女性,我们刚好可以组建这样一支互补的、系统化的队伍。就我们女性自身而言,其实男女之间并没有工作上的差距,可能只是在一些具体的工作场合女生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作为一名有志于从事考古的女性,我有决心也有能力能够克服这些困难,然后我们以乐观的态度和专业的素养来克服田野中的种种问题。


在2017年盛夏的时候,我带领的女子考古队进驻了忠县坪上遗址,在天气酷热、环境恶劣等不利条件下,我们克服人手不足和民工紧缺等问题。在3个月的发掘周期里,我们女子考古队队员们发挥了专业能力,展现了巾帼风采,在烈日暴晒和艰苦环境中努力工作,终于及时高效地完成了发掘任务。在这里我分享一个发掘工作中的小插曲。在发掘工作前期准备的时候,我们需要坐船去县城购买一些发掘物资,我们购买完了,商家很热心地用货车把物品给我们送到码头,一到码头我们就傻眼了,因为从码头到船上,大概有接近400步台阶,那么多物资,我们两个人就像蚂蚁搬家一样,一件一件往下盘,当把所有的东西都搬到大船上以后,我们两个累得全身上下都湿透了,但是我们却笑了笑说,今天的运动量完全足够了,回家不用加练了。这样的小细节,在我们整个考古工作中是一个很平常的状态,但是方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有乐观的态度,我们就能克服所有的问题。


通过这几年的工作,我们女子考古队队员们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在今年,我们队中的骨干队员已经可以独立承担项目了,而且圆满通过了项目验收。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女性也可以领导项目工地,也可以成为项目的主体,在工作能力上,一点都不输于男性。我和我的队员们将继续牢记去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深刻认识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继续做好考古资料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谢谢。


邢慧娜:


这位记者的问题,可能代表了很多人的疑问——为什么要成立女子考古队?我想,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深泥的考古现场出现越来越多女性的身影,这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请大家继续提问。


红星新闻记者(栾海军摄)

  

红星新闻记者:


湖北省博物馆有许多珍贵的文物,请问方馆长,怎样通过博物馆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谢谢。

 

方勤:


谢谢你的提问。这几年来,由于观众文化需求的增长,更多人走进了博物馆,加之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博物馆事业,博物馆的建设能力得到提升,博物馆自身也提高服务意识,开门办馆,可以说引来了一阵博物馆的热潮。那么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呢?我想,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我们要做好内容阐释,这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我们首先做好研究,把科学、权威、正确的观点传导给观众。而且我们在阐释这些内容的时候,也要结合时代的特点,还要关注观众群体的接受方式。据我们统计,70%走进博物馆的观众是年轻人,所以我们在阐述这些内容的时候,也要考虑年轻人的接受方式。这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条件。


第二,我们要与高科技合作。当今是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在陈列布展中,要运用大家熟知的AR、VR技术,增加展览的参与性、互动性,提升展览的吸引力,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博物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推出线上展览、线上讲解这种符合当前信息化发展的一种新形式。比如说,去年疫情期间,我们很多博物馆闭馆了,但是我们同时推出了线上展览、线上讲解的活动,做到闭馆不闭展、不闭服务,成为疫情期间给观众提供文化服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第三,我们要加强国际合作。首先要引进优秀的展览,同时也要推出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展览,比如这几年,我们湖北省博物馆先后在美国、俄罗斯、印度和意大利举办各种展览,都受到很好的欢迎。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加强学术上的国际合作,让我们的学者、专家和外国专家学者一起共同研究人类文明进程,在人类文化遗产中吸收力量和精神,把中国故事放在世界文明这个大背景中来研究、来讲述,要有大的人类文明的国际视野,这样才能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与国际的交流合作也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要求。刚才我说到参加工作是因为受盘龙城遗址的影响,盘龙城遗址是我们长江流域商代、距今3500年前的一个青铜遗址,是非常重要的文明。我刚才说它是世界文化遗产,但我遗憾地告诉大家,现在还不是世界文化遗产,但是我们正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所以刚才实际上是把我的愿望说出来了,希望下次跟记者朋友见面的时候,它已经能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谢谢大家。

 

邢慧娜:


我们祝愿方馆长的愿望早日成真。大家可以继续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提问(栾海军摄)


中国日报记者:


我们都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文物也是最能展现文明脉络和体现文明进程的实物见证。请问,各位老师是如何理解文物保护工作的?又是如何在工作中担当起传承中华文明的使命任务的?


袁晶:


感谢您的提问。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我作为一名身处在伟大时代的文博工作者,也深感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物资源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革命文物是党和国家宝贵的财富,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的革命历程。我所在的党史革命纪念馆是浙江嘉兴中共一大会址保护、管理、研究、宣传机构。南湖红船是建党历史的一个标志和象征,它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发展和传播过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今对于红船而言,它所指代和包含的内涵,不仅仅是中共一大会议在嘉兴南湖召开的一次会议,也不仅仅是中共建党这一具体的历史性事件,它所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共产党人所展现的革命精神。


全国各地的观众来到南湖瞻仰红船,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事件,而是他们为了探究这个百年大党为什么始终屹立在世界东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奇迹。我想,作为一名文博工作者,应该心怀敬畏和感恩,让革命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谢谢。


燕妮:


我是这么理解这个问题的。首先,考古学的重要意义,是通过实证中华文明来重新树立我们的民族自信心。近年来,重庆考古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大背景,以大量的实物资料揭示了三峡在中国古代历史和发展当中的重要地位。三峡的文物保护,是长江文物保护传承的一个成功典范,我有幸参与其中,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多年来,经我手发掘的三峡文物有300余件,展现了三峡文化、长江文化和中华文化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文脉,而且目前这些文物中大部分精品已经呈现在区县博物馆,既提升了地方的文化软实力,也增强了我们的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最近我们女子考古队正在著名的涪陵小田溪墓群开展主动性考古工作,并且在历年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启动了小田溪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工作,为三峡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传承弘扬,以及阐释我们的巴人文明,贡献了我们的女性力量。


其次,考古学的重要意义还在于保护基础上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要保护和利用好。重庆考古人引入文化遗产保护一体化的理念,将宣传、利用、展示贯穿于整个考古发掘的过程当中,提炼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文化遗产的优秀价值,服务我们地方的旅游规划,助推文旅融合。谢谢。


方勤:


我也谈谈这个问题。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反复强调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他指出,我们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正是这样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博物馆和考古工作,把文化传承提到了突出位置。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是一部物化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也是我们文化传承的重要物质见证。把我们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考古工作和博物馆工作连接着过去和未来,为我们文化传承提供重要的历史滋养和坚定自信、坚定支持。文化传承是一项大课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文博人的付出、坚守、传承和创新。谢谢大家。

 

封面新闻记者提问(栾海军摄)


封面新闻记者:


这个问题想提给王元林老师,我们注意到您目前是在国外开展考古工作,目前国内的考古和文物保护的任务同样繁重,请问为什么我们还要到国外开展考古和文物修复工作?谢谢。


王元林:


首先感谢您对中外国际合作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事业的关心关注。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国内考古和文物保护任务繁重,尤其是编制有限,市县级文物保护的专业技术力量缺乏,这些重要的问题我们需要探索去解决,把我们自己的事情,科学合理地做好。与此同时,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与国际社会接轨,开展文物领域多方面的交流合作,是我们文物事业发展进步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趋势。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与国际社会平等共赢打交道。刚才也提到了,我们在多个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博物馆、文物展览、联合考古、文物保护、人才交流培训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截至目前,我们中国已经有近40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在20多个国家开展了50余项考古项目,在蒙古国、柬埔寨、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开展了十余项大型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尤其是近几年,由于尼泊尔和缅甸大地震,对世界文化遗产带来了极端严重的损坏,我们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提供支持和帮助,在国际社会赢得了非常良好的反响。


这些工作,通过我们在国外一线具体的工作,我们切实体会到,文物工作在国际交流当中是生动的、具体的,能够拉近大家的距离,易于人文交往,能够和专家、当地民众加深友谊,进行专业技术交流,这就是文物工作在交流方面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朴素力量。12年前,我们和东非的肯尼亚开展考古合作,通过四、五年的合作,我们和合作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非常友好的专业技术交流,也和当地的民众加深了友谊,尤其是我们通过这些年的工作,对古代中非文明的交流有了更多的认识。
再比如说,柬埔寨古迹文物保护是有上百年的国际合作文物保护的国际舞台。在这个国际平台上,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队伍同台竞技,各自都采用不同的文物保护理念、方法、手段、技术,同时也有坦诚的交流合作,客观谨慎、精益求精的态度,把吴哥文明宝贵遗产保护好。前些年来,吴哥文化遗产成功摘掉了濒危遗产这个帽子,我们也很欣慰,特别高兴。这个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了国际合作文物保护的典范。


所以我想,这些工作都是在长期和国际专家、国际组织的长期磨合交流当中,最终我们的保护理念、保护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比如说,考古方面,最简单的“洛阳铲”勘探技术,比如“活动面”、“堆积单位”这些具体考古发掘方法,还有比如说,可逆、可辨识、可识别、最小干预这些文物保护的原则理念,都是与国际专家和国际组织、受援方、合作方有长期的磨合交流,最终在实践当中得到了他们的理解、认可甚至欢迎。


总体来讲,我个人理解,在国际合作文物保护当中,有这样三点体会。一方面,通过这些具体的项目开展,我们支持帮助在文物保护技术方法还比较薄弱的国家,保护好人类共同的世界文化遗产,同时加强了互相的了解、彼此的友谊,同时也真正能够加深中外文明的比较研究,真正做到了互学互鉴,传承文明,支持了人文交往和民心相通。


第二方面,我们通过这些具体的工作,参与到世界文化遗产治理能力建设当中,加强了我们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话语权,同时也积极支持了中国考古和文物保护的国际化程度。


第三方面,更加深刻的就是通过国际合作这种项目的执行和合作研究,我们确确实实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锻炼了人才,提高了我们保护文物、研究历史的自身能力建设和文化自信。同时,也为“一带一路”建设和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提供了坚实的支持,也为能够更好地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我们文物领域的智慧支持,我想这些方面都是我们国际合作取得的良好效果。谢谢。


北京青年报记者提问(栾海军摄)


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宏刚先生,陕西是文物大省,您又一直在保护文物的一线工作,责任重大。在您的工作当中,如何有效解决文物安全防范工作的突出问题?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谢谢。


杨宏刚:


谢谢您的提问。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感文物行政执法工作想有效推进,必须要得到公安机关的大力支持。公安机关想顺利侦破文物刑事案件,也必须得到文物部门的积极配合。为此,我们西安市文物稽查队和西安市公安局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公安机关派了两名干警长期驻守我们的文物稽查队,共同开展文物保护工作。


我们还推动建立了西安市打击文物犯罪联合工作办公室,建立了文物公安联合执法机制,实现了打击文物犯罪行为的“无缝对接”,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为了协调有关政府部门形成合力,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西安市政府还成立了文物安全联席会议制度,文物局、公安局、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市场监管局、民族宗教委员会和海关缉私局等相关单位定期召开会议,研判文物安全形势,制定对策。


近些年来,在防火、防盗、防破坏工作中,由于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全市未发生一起文物火灾事故,未发生一起博物馆文物被盗事件。对破坏文物的行为,我们坚决打击,绝不手软。西安大遗址众多,仅主城区的保护面积就达到了200平方公里以上。田野文物的安全,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西安大遗址的特点是点多线长,仅靠为数有限的在职人员是无力承担如此繁重的文物保护任务的。文物保护虽然是政府行为,但主体应该是全民参与。因此,我们就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建立文保员队伍。目前,西安市有文物保护员860余人,在全市文物保护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比如说,有一次在文物市场,我们的文保员发现有人在倒卖文物,文保员马上就跟上去了,然后就跟我们报案,公安机关很快就把他们抓获了,追回了四件文物,还有赃款39.99万元。后来经专家鉴定,四件文物其中三件有汉代玉杯和连体玉人,均为国家珍贵文物。为了加强田野遗址的保护工作,我们还积极联系各区县文物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野外巡查。我们还抽调得力人员,与当地文物保护员组成联合文物巡查小组,我们采取蹲点与巡查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主要巡查古遗址、古墓葬和陵区。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对保护田野文物的安全,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谢谢。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提问(栾海军摄)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


袁晶女士,作为一名基层党史宣讲员,您是如何讲好红色故事的?特别是在吸引青少年学习党史方面有什么好的做法和经验?谢谢。


袁晶:


谢谢您的提问,我是一名来自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从自己的职业领域出发,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发现,参观者多数还是党员干部。如何引导和教育广大青少年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了解红船精神,也为了让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能够担负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重任,在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时候,我提出将红船精神纳入全国中小学的课程当中的建议,希望能够全面融入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政治等课程,引导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培育担负起新时代重任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然而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当代的青少年是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织,各种文化形式并存,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和教育,他们往往会缺失学习的主动性,缺失一种迎难而上的思想品质。如何为广大青少年讲好红色故事,一直是我们革命类纪念馆文博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我们南湖革命纪念馆组建了红船讲解小分队,精心打磨了十几堂高质量微党课红色故事以及沉浸式情景剧,以菜单形式送到各大中小学高校,开展“四史”教育和红船精神的相关巡讲。这种形式,得到了95后、00后广大青少年的欢迎。因为我们将微党课沉浸式的情景剧,将课本上的党史理论知识融合成一个个党史故事,这种创新的宣教载体,也发挥了红色资源的优势,同时也是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纲要,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这样的效果很好。


另外,我个人觉得,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从来都不缺故事,也许缺的是讲好故事的人以及有效的传播载体。实践证明,大道至简,就是一些传播速度较快、呈现方式直观、内容通俗易懂的传播方式,更受广大青少年的欢迎。所以我们在不断加强研究拓展党史理论知识内涵的同时,还要加强对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规律的研究,以及传播规律的研究。创作开发符合时代特点、富有文化创意、网络传播的精品力作,运用微视频、H5、VR、动漫、快闪等各种形式,使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能够入脑入心,让他们立志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谢谢。


邢慧娜:


南湖是我们出发的地方,确实应该让越来越多的孩子知道我们曾经走过的道路。最后一个问题。


澳门月刊记者提问(栾海军摄)


澳门月刊记者:


方馆长,您好!2020年您被评为“全国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称号。请您分享一下在疫情期间,您与同事安全守护湖北省博物馆的故事。是什么动力让您在武汉疫情期间成为博物馆“守门人”的?谢谢。


方勤: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都没有做好准备。在疫情期间,首先是一种责任和使命。保护文物的安全,是我们每个文博人的基本信念和操守。疫情发生以后,我想我自己首先要到第一线去,我得跟大家在一起。我们75个人加上我是76个人,首先我们要保证76个人的自身安全,同时还要保护文物的安全。我也跟大家解释一下,很多人认为,你们把门一关就可以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现在我们的文物在展厅和库房里是有设备要运行的,要保持它的恒温恒湿不受损坏,同时展厅的文物都有监控录像,要保证这些文物24小时一分钟也不能离开我们的视野,这样我们才能放心,这也是我们76个人的基本信念。当时,因为是突发疫情,大家都没有经验,我们的准备也不很充分,比如说在开始不久,我们没有口罩了,当时全国很多同行就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尽管他们也有抗疫任务,但还是给我们寄来物资。我记得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酒精也没有准备,后来就很着急,因为每天要消杀,考古博物馆要进行文物保护,没有酒精怎么办?我们自己能不能勾兑酒精?我们实验室有一箱酒精,但是那个酒精浓度很高,并不适合进行消杀。后来我们就采取一个办法,因为那时候疫情比较严峻,大家不敢随意走动,我们就用视频的方式,让我们文保人员在家里教我们怎么勾兑消毒用的酒精,比例我记得是70%酒精含量,文化遗产保护用的是100%,用水勾兑,就帮我们渡过了难关。当然,这是刚开始的时候。后面,我们全国的文博同行特别让人感动,他们送来的口罩、酒精,包括消毒液,甚至有的还给我们送来了瓜果,这让我们很受感动。也借这个机会,对全国同行表示真心的感谢。


作为一个武汉人,特别感谢在疫情突发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同行帮助我们武汉人度过了这样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我想,这里有很多的感悟。当时,我住在博物馆的门房里面,经常被认为是看门大爷,在困难的时候,还有人过来跟我聊天,说什么时候能开馆。我当时觉得这让我们很受鼓舞,在疫情这么困难的时候,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丝毫没有降低。
我还讲一个非常小的故事。我记得我还住在门房的时候,那时候疫情形势已经控制很好了,取得了初步胜利,当时有一个医疗工作者,他走到门口,说我能不能进去看看,因为那时候我们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他说我是山东来的医护人员,因为明天就要回去了,所以还是想看看博物馆。我当时很受感动,赶紧把他请进博物馆。我想,他是为我们武汉拼过命的人,所以我们特别感谢他们,也谢谢全国人民对我们武汉人民的支持和帮助。谢谢大家。


邢慧娜:


好的,刚才一个多小时的见面交流,五位代表的讲述,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了文博工作。在这里,既有与古人对话的神秘和浪漫,也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付出和不易,非常辛苦。传承文明薪火,保护好我们的文明根脉,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因为热爱,所以选择。因为责任,所以坚守。我想作为党员,他们正在书写自己的精彩答卷,我们也会继续为你们加油!谢谢五位代表,也谢谢各位媒体朋友们,今天的见面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